February 06, 2017

乡村教师读后记

在长途车上收听了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小说广播剧,似乎以前看过这篇小说,但以听的方式进行,有不一样的感受。

大刘的这篇小说以双线进行,一支写乡村教师试图以教育唤醒麻痹的村民、燃烧生命教导学生的感人故事;另一支写爆发于银河系的碳基和硅基文明之间的战争蔓延。两条线最终以银河碳基文明认同人类文明为高等且值得保存的文明结束。老师教给孩子们的物理常识挽救了人类文明,这个极度巧合以致做作而荒诞的设定却并不令人反感。文明的香火的延续正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如文中所说,有太多的灰与阻力,但其存在的意义也在如此。唯生命不至而奋斗不熄。

这篇科幻更多的是以科幻的笔触来写对乡村教师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的赞扬,以及对普通的、落后地区的、被现实倒逼的、麻木愚昧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批判。银河高等文明以一种高高在上,可以左右和评价其它物种和文明的“神”存在。他们可以以一种上帝视角对人类文明进行观察,并以他们的标准来看到不一样的人类,包括那些不被我们重视的、甚至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地方:

  • 人类的交流效率极其低下,低下到甚至难以至信(信息论)
  • 人类的知识并不直接来自遗传,需要后天学习

对于知识的获取,我联想到了网络小说,特别是修真类的小说中一个有趣的问题:传承。小说中的主人公除了性格上的特点之外,无一例外具有大毅力和大机缘。而无论一个人物多么刻苦和努力,他在成为一个真正高手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传承,即从无数前辈高人去芜存精、博彩百家之长,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正如那句名言:我所以取得成绩,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但困难也在于此,尤其是当下知识爆发的时代,我们很难如古人那样穷尽古今之变,难以系统的、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由浅入深的掌握知识规律。我们面对的是几千年来生成的经验和知识,需要在很短的十几年内学习,并在几十年时间内将之消化吸收。同时我们会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一代一代的加大已经无比庞杂的知识体系。如小说中所讲教师则是沟通代与代之间经验与知识的桥梁,是文明延续的基础,只是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面对如此庞杂的知识,也许通达一切只能是人斗志昂扬时的一种奋斗目标,我们所能作的只能是在有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知识中作出一个平衡。我想,经验和知识是生存的必要,是文明的基础,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品质和智慧的决定因素。或许掌握学习的方法,如何在纷繁的知识中选择和放弃的方法,才是我们更应该向老师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