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09, 2017

《手机》读后记

书分为三部分,细想来这样安排另有深意:在过去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严守一的父亲接触到最有趣的人是老牛,可以在饭桌上因为想起老牛的话而笑,也可以因为老牛背地里的一句损人的话而与他绝交,并且记了一辈子。有些结,只要说开了也就解开了。从这个意思上想,方便的沟通工具可能是帮助人解开误会的好道具。

老牛负责电话,竟然的打通了到矿区的电话,想到的第一件事是问对面“吃的啥?面条还是糊糊”。即使有了方便的工具,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不过如是,并没有因为工具方便,我们想了解的、或者能了解的就更多。

“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妙极了。在那个沟通不便的情况下,怎样的人才会在电话里问上这么一句。一大一小,显示人们对沟通要求之低。而牛三斤下班回家就出门找人聊天,一冷一热,我们可能真的没有这么多需要沟通的。

最妙的是第三篇里严守一爷爷和奶奶的故事。没头没尾的话走了两年,甚至影响了几个人的轨迹,加上些许误会和阴差阳错,才有了两人的结合,才有了严守一和手机的故事。奶奶看的比别人开,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是需要寻死觅活的、凡事要争个你错我对的。手机的故事从大的方面来说,世上本无事,人人自扰之。但轮到每个人的头上,又有谁能看的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