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9, 2017

《海棠依旧》观后记

陆陆续续地看完了 41 集的电视剧 《海棠依旧》。要不要记些什么?该从什么地方着笔呢?

对于近现代的历史,我的认识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有诸多变化,有红色、有愤青,充斥着怀疑、被欺骗、八卦、同情、不解、反感诸多情绪。而除去一切功利的、有偏见看法,更多的是好奇。我们与那个年代并没有直接的交集,但那个年代与我们的现状、与我们的长辈、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莫不相关——并且无视我们的意愿。甚至我们所想所写的一切,无不受其影响。我们的认识是如何被塑造的?我们将如何超脱这种定势——或者束缚,这才是好奇的根本。而在束缚中找寻自由,其困难可想而知。

从求知角度,所好奇的在于历史是否真的如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沿着确定不移的路线前进,亦或是唯有如何才有如何云云。在看历史的时候,难免设身处地把自己带入其中,假设任何可能的变化,并扮演故事的走向的变化。越是假设,越是感觉其纷繁复杂而联系万千,完全不是我们在书上看到的确定无无疑的向前,甚至是脆弱的、易变的。时常感叹,或叹息,或沉思,或无语,或焦虑、或感动、或欣慰,种种感情,无不因我们对自己和历史的尊重,总想让历史轨迹再美好一些,让我们尊敬的伟人们伟大的更充分些,让我们的困惑再少些。

但历史从不能假设,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空想假设就是将对现实的不满归结为过去的自己和别人。自怨自艾或迁怒他人并不能让我们过得更好。因此很多时候,学习历史的主要作用是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是一个光明正大而理所当然的理由,我同意这个出发点。但也会不时怀疑: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还是英雄创造的?而谁又能代表人民,集体意志下个人究竟有多少作用?从阴谋和厚黑的眼光看来,历史学习更多生出的的是斗争。

这部主弦律电视剧是如此的正统,形象完美到虚假。其故事又是如此单调,简直不能被视为历史,最多算是为了故事叙述而作的背景介绍。从中我看不到现实的影子,看不到人民和同志,看不到在当时所处的历史和现实的挣扎。

但我还是听完了故事。从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人孤单的前行,看到鞠躬尽瘁,看到的是毫不为己,看到革命友谊。有时候做为或不做为都是被迫的选择,但总算是选择了。

从开始我也不期望从中掌握历史人物的每个细节。而从别人的讲述中认识一个人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公平的,只能就事论事而已。而就事论人,虽然偏颇,但也不失为一种主观的、有个性的方式。只要不就人论事,这是我的底线。

故事看完了,形象还很不丰满。有时候历史的空白给了想象的空间,而我们所希望的就是我们所得到的。